初试牛刀
蒋继平
到公司正式上班后,老板就给我交代了一个研究任务。他向我简要地介绍了这个课题任务的概况。主要的意思是,青椒茎腐病是青椒生产中的一大主要病害,它的致病菌,植物致病疫霉, 是一种土生菌,在生产过程中很难防治, 因而,培育抗性品种是最为有效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可是,本公司现在的技术不能在实验室产生足够的病原菌孢子用来接种, 这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抗性筛选。他要我尽快找到能在实验室条件下产生大量病原菌孢子的方法。他告许我,他的两位助手已经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方面,但是进展不大。
我听了他的话后,在心里感谢神的恩赐。我这六年的博士研究就是花在这方面的。我在这方面可以说是真正的世界级的专家。
因而,我在接到任务后,就开始按照老板的要求在实验室生产这种病原菌孢子。因为这是一个生物学实验,一般都要有一个生长周期。这种病原菌从菌丝生长开始到能够产生孢子一般都要一个星期。
大约一个星期后,我在实验室的中央实验台上给老板展示了我的成果。当老板在显微镜地下看到数以百万计的病原菌孢子时,他的脸上露出了快乐的笑容。
然后他立即要求我从事下一步的试验。他要我找到给青椒幼苗接种的最佳方法和最佳环境条件。
这也是我的特长。这是因为在读博士时,我已经对这种病原菌的特性了如指掌。加上我是天生的做实验的料,而且不怕吃苦,接到任务后,就整天在实验室和温室内做实验。
因为有先前的经验,实验进行得比我想像的还要顺利。几周后,我在温室内向老板展示了我的试验成果。
当老板看到在苗床上的一组实验样本中,其不同的青椒品种呈现了鲜明的不同反应后,从侧面将我抱了起来。因为他看到了那些感病品种都已经死了,或者快要死了,而那些抗病品种却仍然长得好好的。这正是他希望得到的结果。在实验前,他甚至没有告许我那些品种是感病的,那些是抗病的。 我的实验结果跟他的希望完全一致。
我当时一共设计了四个实验组合。当然选中了这个最好的组合中的参数来作为今后的最佳接种条件。这些参数包括孢子浓度,青椒幼苗的苗龄,土壤的湿度等指数。
老板对我的知识才能赞赏之余,立即又给我一个任务。这是我到公司上班后还不到两个月接到的第三个任务。
这个新任务也是和第一个任务差不多,就是要我想办法生产另一个重要的病原菌的孢子。这个病原菌于植物致病疫霉没有任何关系,是两个完全属于不同纲目的病原菌。因而,它们产生孢子的方式和条件是完全不同的。我在读博士时,虽然接触到过这个菌,但是对它的特性了解得很少,所以,对它产生孢子的条件知道得不多。
自接到任务后,我就开始运用在读博士时学到的逻辑推理和具体的实验设计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并立即着手实际操作。
也许是时来运转,在不到三个星期后,我就找到了在实验室条件下使这个病原菌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孢子的方法。
老板知道后,除了高兴外,他只有一个行动,就是给我布置新的课题。这个新的课题就是用这个致病菌来接种蕃茄品种,从中找到最佳抗性筛选的途径。
还是老样子,我接到任务后,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就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在总共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内,我为公司解决了两个大课题,一个是一种青椒主要病害的抗性筛选,另一个是一种蕃茄病害的抗性筛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