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贫富差异的问题
蒋继平
2010年1月28 日
目前,中国社会的贫富差异已经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不用争辩的事实,而且,这种趋势正在进一步恶化。 这个问题也是普通老百姓较为关心的话题。
其实,在我本人看来,贫富差异固然是事实, 也是社会的一大隐患,但是,古今中外,历朝历代,在各种社会制度下,贫富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 要是按照贫富差异的比例来说,今日中国的总体情况并不比建国初期糟糕到那里去。举两个最明显的例子来说, 当时一个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的月工资大约是40元,而毛泽东的工资是400元,相差十倍,现在大学生毕业生的月工资大约在2000-3000元之间, 而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月工资不会超过20000元的,就是说相差不到十倍。 另一个例子是,当时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每天都要喝茅台酒,而我当时在夏天干渴难受时连一瓶汽水都买不起喝不上。 这汽水和茅台酒的价钱至少相差几十倍。由此可见,建国初期的贫富差异比现在实际上还要大。那么为什么那时候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贫富差异的大问题呢?原因是当时的舆论作得好。 一方面人们不知道毛泽东拿多少工资, 也没有人知道许世友每天都要喝茅台, 另一方面,即使人们知道了也无法表达自己的看法。现在的情况大不一样,媒体每天都在大量地报道某某人拿多少工资, 而这些被报道的人通常都是比较极端的人物,不能代表社会的总体。
也许读者会说, 现在的贫富差异主要体现在企事业的老板们和穷苦老百姓身上。这也是事实。这是社会制度上的一个问题。一些私人企业的大老板们确实很富有。但是,这些富有的大老板们也是不一样的,他们有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和聪明才智,从而光明正大地获得的财富,他们的富有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另外一些人却是利用国家政策法律上的漏洞,利用国家的资源,来达到个人的目的的。这后一部分人的财富就是不正当的,也是人民大众不服气的地方。
造成当今社会贫富差异悬殊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的问题。中国社会由单一的公有制向公私并存的混合所有制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法律法规没有充分地建立起来,造成了一些法律上的漏洞。有些人就利用这些法律上的漏洞,乘机大捞了一把,成了名副其实的暴发户。 这其中最明显的是,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或者某种机会,把本来属于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和资源转化为私人财产,从而使自己在短时间内成为亿万富翁。 另外,国家为了大力发展经济,一开始的时候,采取一些优惠措施,鼓励私人办企业。 这些优惠政策非常有利于企业经营者,使他们获得大量利润的几率大大提高。因而,一些私人企业的老板们就成为非常富有的人。
显而易见,这些非常富有的人是特定社会制度下的产物,是时代的宠儿。不过,因为他们这一群体的出现和存在,加大了贫富的差距,其结果,导致了社会的极端不平衡, 招致广大贫苦民众的嫉恨, 从而引发社会的群组矛盾。
既然政府的政策可以培养起一代新贵族和新富豪,那么政府也必然能够通过颁布新的政策法令来阻止新富豪和新贵族的诞生。
在我看来,政府部门的当务之急就是制定新的政策法规,用法律的形式来调节收入分配上的极端不公平现象。
这些新法规首先必须能够有效地阻止任何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把属于国家的资源转化成私人的财产。
其次, 这些新法规必须能有效地对国家各级管理者(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经理们的最高收入有所限制, 要把他们的实际收入控制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这可以用最高工资和最高奖金的硬性规定来达到。
对于私人企业的老板们, 可以通过税收的比重来调节。
最后,国家除了在法律法规上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外,还应该在舆论上多做文章。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多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要使他们真正地认识到,只有社会大众的和谐共存,才是大家的真正幸福。要是社会的阶级不断分化,两极悬殊, 社会的根基必然动荡不稳,在这种环境下,即使个人有巨额资产,也不会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因为内心中没有安全感。
我坚信国家的决策层一定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社会问题的,会使全体中国人民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会使国际社会看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的优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