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继平
2010年3 月27日
天下雨了。站在明亮而宽趟的大型落地玻璃窗前,望着后院中游泳池内被雨点激起的水花,心中莫名地涌起一股难以言状的波浪。我的思绪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我的故乡在江苏的长江金三角。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在清明节前后,总会下一场或几场春雨。说来很奇怪,每当清明前下雨的时候,我的身上就会出现鸡皮疙瘩。奶奶听说后,就对我们说,是祖宗的坟上被野生动物(蛇,兔子或者老鼠)打了洞,漏水了。等雨停了后,奶奶一定要我们到祖坟上去看看,并且把坟墓修整好。
奶奶的话是对的,我们到祖坟上去的时候,一般都能发现坟上有洞。所以,我们就把坟墓修整好。这顺便为清明节上坟祭祖做好准备。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一个传统的祭祖节日。 每当这个时候,家中的老老少少都会带着纸钱到祖坟上去祭拜祖先,以告慰在天堂的亡灵。学校和一些社会团体也会在这个时候祭拜为民族献身的英烈们,以表示对他们的怀念和敬意。
祭祖实际上是一种表示孝道的行为,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精粹部分。经过五千年的延续不断的继承和传接,它已经深深地溶入于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血液中。我想,只要条件允许,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愿意尽孝道的。
望着窗外不停地下着的雨水,我意识到清明节就在眼前。 我心中多么的希望能在清明节到祖坟上上香祭祖,跪拜祖先,告慰先人们。可是,由于命运的安排,我现在身处大洋彼岸,远离故乡,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家,回一次故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而,每当这个时候,总是在电话中请求家中的兄弟们为我做这个祭祖的事,以尽一个人的孝道。
在去年的清明节, 我写了一首诗,以告慰在天堂的父亲。 此诗发表在中新网的文化园地板块。 一位网友看了我的诗后写道:“只要你们在外面生活的好, 就是对祖宗的最好告慰。”我看了这篇回复,立即热泪盈眶, 感慨万千。 我想这一定是父亲的在天之灵托付这位网友转告我的。
说心里话, 瓢泊在外的游子们的心大多数都想着故乡的,也都真心希望故乡人民生活幸福, 安居乐业。 而我们这些身处异国的游子, 唯一可做的是, 尽自己最大努力, 为所在国的繁荣昌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与此同时, 尽力构建所在国与故乡之间的友好桥梁, 也为故乡的繁荣昌盛尽一份力。
清明节快到了, 我只能在心里对祖宗们说: “对不起, 我不能到您们的坟上烧香磕头,请您们原谅。 可是, 我一定尽我最大的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物,为人类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为自己争光, 为家庭争光, 为故乡争光。 我想, 您们一定会同意, 我的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对您们最大的孝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