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山东邹城人,著有{孟子}一书。他在性善篇中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论。他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 他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若看见小孩将要掉入井中,并不因为交情,声誉等利害关系而救人,而是因为内心“善”的本性自然流露而救人。

孟子把善之本质分为“四端”,他们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 也就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纲常。“端”是起点的意思。 他认为只要努力地将四端扩充,即道德实践,就可成德性。然而,既然善是人的本性,那么为什么社会上还有那么多坏人呢?他认为人之所以不善,是因为受到私欲所蒙蔽, 因而,孟子提倡人们应该放弃私利,保存仁义。

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孟子认为人们的恻隐,羞恶,恭敬,和是非之心是天生的, 是人们侠义行善的根本源泉。那些把这四个善之因子尽力发挥出来的人,在人生中和社会上就可结德,就有可能成为德高望重的人。可是,孟子在解释为什么社会上有种种的犯罪行为的现象时,他似乎有点儿难以自圆其说。他把社会上的坏人坏事归咎于人们的私欲。那么,大家也许会问,既然人们生来都是善良的, 这私欲又从何而来呢?

显而易见,孟子的性善论有其局限性。 这可能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他的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落,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他三岁丧父,他的母亲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教甚严, 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由此可见,孟子的身世有贵族的背景,加上他有一个知书达理,深明大义的好母亲。 虽然他从小就失去父爱, 但是他的血统中可能继承了他的贵族祖先中的优秀基因,他的母亲又为他承担了严父慈母的双重责任。 依此推断,孟子的青少年时期是生活在一种比较清纯的环境中,他所见所闻的人事可能正面的东西比较多,比如说,他所看见的是有人不为交情和声誉而救人,所以,在他的心目中形成了一个人性本善的概念。 假设他的母亲在她的丈夫死后不久,趁她自己还年轻, 把孟子送到孤儿院,自己改嫁, 让孟子在孤儿院受苦受难;再假如孟子看到的是有人为了钱财而挥刀杀人, 或者见色起恶念,强奸良家妇女,他会有人性本善的感觉吗?他能提出人性本善的论据吗?

虽然孟子的性善论有其局限性,但是性善论本身对我们人生和社会起的是正面的和积极的作用。 换句话说,孟子是从积极的和正面的角度看待人性,他希望通过正面的宣传,来提倡和发扬人性中好的一面。可是他生活在两千多年前,那时的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还很有限,他不可能全面地和清楚地解释人之本性, 所以,他的局限性是可以理解的。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