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的寓言(26)

人和天使的对话:如何识别不同人的职业身份

蒋继平

2009710


天使:“昨天我们讨论了从宗教信仰方面来识别人的身份的问题,今天我们继续从其他方面来讨论如何识别不同人的身份的问题。”

人:“好的,我是一个很现实的人,而且在当今社会,人们一般都很现实,他们都只关心与现实生活有关的东西,对于一些理论上的,思想上的,哲学上的, 政治上的东西不是很感兴趣。因而,我们能不能谈一些现实一点的东西?”

天使:“你的意思是?”

人:“我的意思是当您面前站着一个陌生人,或者在网上遇到一个网友,您们互不相识,也没有交换明信片,也不作自我介绍,您能不能仅从言谈举止和着装打扮上知道对方的身份地位?具体地来说,就是想知道那个人是当官的,还是农民,还是医生,或者教师等具体的身份和职业。”

天使:“啊,这有点儿难度。这是因为人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种,其行为举止和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各不相同,而且可以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不过,要是我们只讲一个大概的话,不求适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的话,我们还是可以粗略地从人的言行举止上了解一个人的职业身份的。”

人:“那请您说来听听。”

天使:“我很难给一个公式。 我还是来问你一些具体的问题,希望你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能够从中体悟到答案。好不好?”

人:“啊,您还是老策略。”

天使:“你知道农民是干什么的吗?他们一天到晚与什么东西打交道?泥水,庄稼,是不是?他们能穿得很干净,很整洁,和很贵重的衣服做这种事吗?要是一个人读完大学,学的不是农学类的专业,他去当农民种田,合适吗?他的人生价值能有效地体现出来吗?他会不会如此做呢?”

人:“嗯,我知道农民是很苦的,说句实在一点的话,很土气。他们一般不会有很高的文化知识,因为大学生当农民的还是不多见的。他们一般不会很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因为一是没有必要,二是不切实际,三是经济上做不到。 因而,总的来说,农民给人的印象是皮肤比较黑一点,因为经常在田间晒太阳的缘故。即使像袁隆平这样的学者科学家,因为干的是农学,要经常下田劳动,所以,看起来仍然很土气。还有,他们的手可能很粗糙。说话比较实在,不会咬文嚼字,也不会注意修饰,更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人的穿着打扮等细节上。”

天使:“好,回答得不错。那么老师是干什么的呢?他们是教学生的,是不是?一般情况下,老师是讲,学生是听;学生做作业,老师评判, 对不对?因为老师站在讲台上,要给学生一个好的印象,因而,一般来说,他们会很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的,会不会?”

人:“啊, 是的。 久而久之,他们就养成了一种习惯,除了穿着整洁外,在与人交谈时,他们总是觉得好像对方是学生,因而,他们一般自己说得多,希望别人听他们讲,而且还会无意中对别人的观点进行自己的判断。”

天使:“嗯,那么医生是干什么的呢?医生是给人看病的。医生给人看病总要先问病人一些相关的情况,比如说,那里不舒服?痛吗?胃口好不好?等等。是不是?医生还必须注意观察病人的气色,对不对?”

人:“对,是这样。所以,做医生的人一般可能会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关心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在与人交谈时,也可能会注意别人的言行等具体的细节。这些都是职业习惯,可能当事人自己也不知道。”

天使:“那么当官的人是干什么的呢?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复杂了,对不对?要是你碰到一个贪官的话,他可能会很在意钱,因而,他可能会把话题故意跟钱的方面扯上钩。 要是一个尽力办事的好官的话,他会很关心某某人的人事安排,某某工程的进展情况,社会的动态,等等比较大的话题。不过,当官的人,一般希望别人求他们,他们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会不会?”

人:“啊,我没有当过大官,没有切身体会,说不上一个答案。不过,好像是这么回事。您看,那些大官,出门总是要带好多保镖和警卫。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显示自己的身份重要?还是把普通民众当成自己的敌人?

天使:“好了,社会上的职业身份实在太多了,要一一道来是不切实际的。在结束今天的讨论之前,让我再问你几个简单的问题。你说一个装满蜜糖的瓶子能倒出什么东西来?而一个装满醋的瓶子会倒出什么来呢? 用木头做的刀叫什么?用钢做的刀又叫什么?”

人:“装满蜜糖的瓶子倒出来的当然是蜜糖啦,而装满醋的瓶子倒出来的只能是醋,对不对?用木头制成的刀叫做木刀,而用钢打成的刀就是钢刀,那还用问?”

天使:“很好,你回答得很好。要是你能把这些现象中的道理正确和合理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并且能够举一翻三的话,那你一定能够很好地理解人的行为的。就拿上面的问题来说,你也可以说,装满醋的瓶子当然倒不出蜜糖来, 反过来说,一个装满蜜糖的瓶子能倒出醋来吗!”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