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在美国的生活点滴(32)

大显才能

蒋继平


在初显科研才能后,老板和公司的领导对我很重视,因而,他们把植物真菌抗病筛选的主要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

当时加州的蕃茄种植业和蕃茄酱制造业正在遭受到一种严重的真菌病害的袭击。这种病害叫做蕃茄白粉病。在发病严重的季节,可以导致80%以上的损失。因而,加州的蕃茄农场主联合会要求各大种子公司和大学的科研组能够迅速解决这种病害。这个联合会建立了一个五百万美元的研究经费,专门用来培育对这个病害具有抗性的品种。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一个课题组在竞标中获得了这笔研究经费。

可是,几年过去了,他们还没有找到一种能在温室内人工接种的方法,这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抗性筛选。

当时,这个公司的科研人员也进行过许多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其他各大种子公司也没有找到有效的抗性筛选途径。

老板就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到我的身上。

我在接到这个任务后,首先仔细地分析了这种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导致病害发生的重要的环境条件, 然后再分析为什么那些课题组失败的原因。

当时正是夏季高温季节,田间的温度通常都在40 C 左右,但是,这也正是这种病害发病的最佳时期。因而,在田间很容易找到病原菌的孢子。

我到田间采集到足够的孢子后,就在温室内进行接种试验。

温室内因为有冷却设备,温度不是很高。这种冷却设备是由一种大型的水帘窗组成的,水从帘子的上端流向底部。 在温室的另一端,是两台大型的鼓风机。经过帘子栅栏的热空气被流动的水冷却。由于这种设计,温室内的湿度很高,给人一种闷热的感觉。只要在里面工作30分钟以上,一定会汗流浃背。

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我没有怨言,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认真负责地在温室内作试验。

开始的时候,我的几个实验设计也不成功。失败了,我就总结经验,重新设计新的方法,一次次地再来。

经过不断地试验总结,慢慢地找到了这个病原菌的生活习性。我在研究中发现能不能使接种的植株产生大量的孢子是这个实验成败的关键。顺便说一下,这种致病菌是专性寄生菌,在实验室的培养基上是不能存活的。所以,它们必须生长在活的植株上。这是这个致病菌的一个特点。

因而,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我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使这个菌在温室内产生大量孢子的方法上。

在经过大约两个月的试验后,我非常成功地获得了在温室内使这个病原菌产生大量孢子的方法,为今后的抗性筛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就利用这些孢子来接种。与此同时,我发现从大田采来的孢子在温室内接种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原因是大田要经常喷农药。这些农药大大地影响了孢子的活力,所以,它们的生存力和致病力都大大地降低了。

我在温室内建立起来的孢子因为没有受到农药的损害,所以,生存力和致病力就很强。 这为我成功地接种和进行抗性比较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从此,这个抗性筛选项目就在我的努力下成功地建立起来了。

从我接受任务到获得成功,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花去的费用不到一万美元(包括我的工资在内)。

这项成就使得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那个课题组感到非常难堪。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