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其他儒家的中庸论
除了上述两个截然对立的论点外,其他儒家对人性的看法大多采取中间的路线,也可叫做中庸派。 告子说:“生之谓性” ,“食,色性也”。 告子的意思是说,人们生来的本性就是为了生存而找饭吃, 为了繁育后代而找配偶。 告子认为人之本性无所谓善于不善,好比流水,你从东方开口子,它就向东流,你从西方开口子,它就向西方流。 孔子在论及人性时说:“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他并没说性善或性恶。 西汉的杨雄提出“善恶混”,就是人性有善有恶。 唐代的韩愈提出“性三品”,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北宋文学家和政治家王安石在他的{原性}中指出,孟子谓性善,荀子言性恶,他都不赞成。 事实上,人既有恻隐之心,又有怨毒愤恨之心。 如果性善论正确,那怨毒愤恨之心从哪里来?如果性恶说正确,恻隐之心又从哪里来呢?
可能是为了摆脱性善性恶的争论,明代中期阳明学派的创始人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的思想。阳明学派的教法和宗旨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的良知论就是要人发现自己的本心, 去恶向善。因为人的意念是有善有恶的,所以,王阳明主张人们用自己的良知来克制自己的私欲,这样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致吾心之天理良知与事事物物,即所谓的‘格物’。“良知论”的要点是:人性的核心在于一个良知,人人都有一个良知,而这良知如何去实现,则是一个择善去恶的过程,也就是人心净化的过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