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人性论,也是各有不同,纷争不断。基督教的人性论认为,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人与上帝之间有相似之处,包括心灵,良知,自由意志,道德观念,等等。 但是,从亚当夏娃偷吃智慧善恶树上的禁果以后,人们所具有的上帝形象是否完全丧失,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执一词。例如,中世纪神父奥古斯丁认为,自从亚当堕落之后,人类已完全丧失了原始的公义,因此,人性仅有作恶的自由。奥古斯丁指出,人自有罪后,其性已坏,决不能恢复善之自由意志。除非上帝的救赎,人决不能得救。 不过,上帝既然至善万能,为什么不把所有人类一律去恶归善呢?奥古斯丁说:“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上帝愿意,他都能使人弃恶从善。谁说上帝不能如此?不过上帝如此办时,那时他的慈悲,他不如此办时,那是他按公道不如此办!”在此,奥古斯定指出了上帝对待人类恶行的两种方法,一是以慈悲心肠挽救之,二是以公义审判惩罚之。至于在什么情况下挽救,在什么情况下惩罚,那就全凭上帝的自由意志所决定。
新教自由主义者则认为, 人类自有罪后, 人性中的上帝形象受到缺损,但未完全丧失。所以,他们认为,对于人性中残存的善,可以用爱来启发,扩张,从而使人类相互关爱而不是相互仇恨,以此来恢复人类的善之本质。这也是上帝拯救人类的方法。上帝给人类送来了他的爱子,主耶稣。 主耶稣用他纯净纯洁的身体,带着人类的罪走上十字架, 为了人类的救赎献上了他至高无上的爱。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世界观和伦理原则,则把人性从神授转移到自然形成的基础之上,认为人是自然的中心,人的欲望就是人性,人们追求个人利益,个人幸福,这些都是合理的。 这一时期的人道主义者也强调理性,不过,他们强调的理性是从现实生活中引出理性,而不是从抽象的自然人中引出抽象的不变的人性。
近代经验主义思想家洛克把人之心灵(人性)看作一张白纸,没有与生俱来的观念和理性,人们把对外界的感觉和内在的反省得到的观念写在白纸上面。洛克认为人的一切内在的感情和理念活动,都是由人的欲望决定的,而人的欲望 又取决于外界同人的活动的相互作用。 人总是追求使自己身心快乐的事物,逃避使身心痛苦的事物, 正是这种趋向 决定了人们道德上的善恶之分。 还有一些近代经验主义思想家与洛克的观念有所不同, 他们认为人性是利己的, 不过,人们之间还存在着心灵的交感和共鸣,人与人之间依靠联想的作用能够使自己感受到他人所感受到的苦与乐, 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别人痛苦,自己也痛苦。因此,他们把道德的起源归之于人类本身的同情心。
德国的人类文化哲学家恩斯特. 卡西尔在他的(人论)中指出:“人是一种文化的动物,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人性,也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永远是一个创造和发展的过程,它只存在于人类不断创造的辛勤劳动之中,人性并不是一个个体性的东西,而是人类自我塑造的过程。”显而易见,卡西尔强调的是人性的多变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