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保护耕地还是控制房价重要?

(蒋继平 2009 27日)


20081224日,由美国福特基金会出资资助的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主持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学术课题组在北京发布了学术成果。国家著名主流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教授在会上发表了没有必要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的报告,并认为这种保护耕地的后果是导致房价上涨的一大原因。

他在报告中引用了很多数据,以证明他的课题组的结论是有根据的和正确的。他的一个依据是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人口增加,耕地减少,但是人均粮食拥有量却在上升。因而,他的结论是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无直接的关系。他的另一个依据是世界上有足够的粮食供应,不会出现全世界的粮食饥荒。他还从经济学上论述种粮不如买粮划得来。他甚至认为保护耕地会阻碍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他的报告一发表就受到各方面的评议,一位在场高官甚至当场离开会场以表示抗议。有的网友甚至用非常祖鲁的言语对其进行人生攻击。我非常反对骂人和进行人生攻击,但是我也不同意茅先生的论点。所以,我在此与茅先生和各位有兴趣的人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茅先生一辈子是搞经济的,而且是很有成就的;因而,我猜想茅先生考虑问题可能光从经济学上来考量。 不过,要是真是如此的话,请问,世界各国为什么要花庞大的经费来养活一支庞大的军队? 我的答案是光从经济上来考虑问题可能不适应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国计民生的首要条件。

其次,我认为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没有直接的相关性这一论点也是不全面的。我也承认,这几十年来,中国的粮食产量一直提高得很快。但是,这些粮食增产是在几乎接近生态极限的情况下获得的。就我本人的亲身所见所闻,我觉得目前中国的耕地已经被过度地利用了,剩下的可被开发为耕地的土地是极其有限的。而可用来提高粮食产量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也已经用上了,比如说,良种,农药,和化肥。 更为重要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内,还没有真正出现过大面积的自然灾害。所以,要进一步大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已经是很难的事了。因而,耕地减少,必然会降低粮食总产。我的论点是从我的专业知识得出的,也是从我的亲身经历得出的。

再者,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资源。因而, 东南沿海的耕地更为金贵。大家都清楚这样一个事实, 中国的人口大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城镇化进程也是东南沿海最快。要是不采取坚决的措施,东南沿海被称为“粮仓”的耕地会迅速减少。 我在过去的十几年内多次回国,每次都发现故乡的耕地越来越少,心中很是担忧。要是水资源充足的耕地迅速减少,那么水资源有限的耕地比例必然增高,在这种情况下,要是遇上大旱, 势必会大大地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粮食总产。 试问茅先生,你是否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有没有这方面的数据?更为重要的是,自然趋势是水资源在未来将会越来越紧张。我这是从生态方面来考虑问题。

还有,耕地一旦变成城镇,就很难再变为耕地了。这几乎是单向的变动。现在在苏南农村,许多地方都是高楼大厦,而这些楼房的主人都已经进城打工去了,留下了一排排空楼房在风雨中为祖辈留下的坟墓和土地站岗放哨。

最后,让我们来讨论到底是保护耕地重要还是控制房价重要。我认为茅先生的保护耕地会导致房价上扬的论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控制房价上扬还可以用其他办法来达到。其首选的办法是提高现有城镇土地的利用率。但是,不管怎么说,大城市高昂的房价影响到的只是一小部分人,而粮食短缺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试问,在饿肚子等死还是不要高贵的房子但是可以吃饱两者之间,大家会选择哪一种呢?

进口粮食?三年饥荒的时候,有的人手中拿着满把的钞票但是就是买不到食物的情景难道不会重演吗?要知道,粮食生产有周期性,不是市场需求可以随时直接调控的,而房价的高低倒是由市场的需求来调节的, 茅先生在这里似乎把两者弄颠倒了,让人怀疑其为某一利益集团说话。我非常尊重茅先生,茅先生在过去确实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现在茅先生已经80高龄,据我本人估计,这样的年龄,很少会到生产第一线去做实地调研的,因而,其研究成果很可能会脱离实际。

综上所述,我强烈支持保护耕地的英明决策。粮食安全远比房价稳定显得重要!

1 条评论:

匿名 说...

心有乾坤自(然)多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