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老板的鱿鱼
蒋继平
我一方面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公司效力,另一方面在密切地注视着公司的前进方向。与此同时,也在为自己的未来做好第二手准备。因而,开始注意收集一些本专业的找人广告。
再说公司的决策阶层在面对辣手的问题时,采用的是一套也许在墨西哥看来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但是,这套方法用在欧美国家的公司上一点儿正面效果都没有。
他们采用的当然是拉拢人心的策略。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先给核心雇员们一些私人好处。而他们也相当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他们知道现代人都喜欢实惠,一些小恩小惠很有效果。
本着这种短视的,本身的出发点就不是很正常的想法,他们就让核心雇员们到墨西哥的一个著名旅游胜地去“开会”。这种活动安排很明显的就是一种公费旅游和度假的做法,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会感觉到这一点。
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在当时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些核心雇员,主要是育种家,市场推销员,和科技人员在会议期间的相互沟通,在不同的程度上消除了一些原来的互相排斥的现象。
大老板们认为这种做法很有效果,继而又在加州的一个旅游胜地召开了第二次核心雇员会议。我对这种做法很有意见。
他们后来又在公司内召开第三次核心雇员会议,只有具有副研以上的雇员才有资格参加这样的会议。
在这次重要会议上,他们亮出了一个非常厉害的武器,那就是所有与会的核心雇员必须与公司重新签订一项合同。
新合同的内容是:每个参加会议的核心雇员都可以在本年度内拿到本人工资的60%的奖金,这项奖金分三次发放,在一年内完成;还有,每个人一次性地提高12%的工资。其交换条件时,在你签字后,你要是离开本公司,你在一年内不得到其他公司任职,尤其是具有竞争性质的公司任职。
这项计划,确实很高明,它是一大块肉,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所以,本公司当时其他所有的核心雇员都在上面签字了,只有我一个人没有签字。
我当时头脑是相当清醒的。我在深入分析当时公司的情况和合同的得失后,认为这块肉不是随便可以吃的。一方面大老板不会这么好心肠,无意无故地给雇员们这么多好处;另一方面,这份合同就像是一个枷锁,签了字,就等于戴上了这个枷锁,失去了自由。
为什么呢?我的分析是,我们都是专业人才,就业市场非常狭窄, 从已有的人员流动情况来看,几乎所有专业人员都是在本行业内转换, 而且一般都是公司与公司之间转换。 所以,在公司上班的科技人员,去大学任教,或者去政府部门任职的机会是很少的。大老板的这种做法,几乎是断人后路,有点儿“阴损”的味道。而且,从我本能的感觉中,我认为这是公司要进行大裁员的先兆。
在美国,一个专业人才要是停职在家一年以上,是很难找到自己的工作的。要是一个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人才不能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那是对人才的浪费。
在这种想法下,我断然拒绝在合同上签字。
我当时认为,一个好的公司不是依靠合同框架来约束人们的活动,而是应该提供优越的环境条件来激发人们的竞争力。而墨西哥老板用的是前者。这在短期内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长期的公司运作必然带来不利的影响。
我的估计是正确的。公司的这种短视行为极大地加剧了核心雇员和一般雇员之间的矛盾,弄得公司内的中底层员工们情绪激奋,意见很大,不愿意安心为公司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如何能很好地运作!
幸运的是, 当时正好有一家与本公司具有竞争性质的公司要找一位植物病理科学家,我就到那家公司申请工作。
我的履历表寄出后很快就收到了那家公司的回复, 同意录用我。那家公司给我的条件不错,我欣然答应了那家公司的聘用合同,决定到那家公司上班, 从而在真正的意义上炒老板的鱿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