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问中国科技界几个问题




蒋继平

2018年11月27日


一, 假如首例对艾兹病免疫的基因编辑婴儿是美国人首先研发成功的, 中国科技界和一些科研人员会如此反对, 声讨和谴责吗?假如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 请展示当年美国人首先研发成功转基因农作物时中国科学家们和专业学会的反对和谴责的历史文件来作为依据。

二, 假如这个成果是清华大学施一公团队或者是北大饶毅团队研发成功的, 还会有那么多人和学会声讨, 反对和谴责吗?

三, 假如这个项目是国家支助的研究项目之一, 是有国有研究机构研发成功的, 还会有伦理的争论吗?

四, 基因编辑和转基因对生物特性的改造哪个更复杂, 风险更大?

五, 为什么中国的一些转基因人士坚决支持转基因的生物, 却反对基因编辑的生物?

六,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没有风险?走路有没有风险? 吃饭有没有风险?我可以列出走路的十大风险, 吃饭的许多风险。

我期待着中国的科技界给我一个合乎逻辑和科学原理的答复。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