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标准

要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就必须有一个标准。在生理学上建立一个标准,是一个不难的问题。 因为生理学研究的是有形的,具体的,可以度量的事物。比如说,一个人的正常体温是摄氏37度,假如一个人的体温升至40度,那他就生病了。又如,正常人的血压应该是,下压在80以下,上压在120以下。要是一个人的上压达到150,那他就得了高血压病。这是国际公认的标准。可是,在上节中已经提到,心理学研究的是抽象的,无形的,不可度量的概念。所以,在心理学上建立一个标准,那是一件比较难办的事。那是因为这个标准是根据人们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印象,和爱好来定的。 而人们对事物的看法,随人们的个性,信仰,社会地位,和家庭背景的不同而不同。举个例子来说,清朝的康熙皇帝拿了一座钟放在桌子上,叫他的四位大臣谈谈各自对这座钟的看法。 这四位大臣给了四个截然不同的解释。那是因为他们四人的出生和信仰都不一样,他们都从自己的立场和利益出发来作解释。结果当然就不一样了。

如上所说,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没有具体参数的,它是由一些抽象的概念来衡量的。通常用以衡量心理活动的标准是:好,坏,善, 恶, 正, 邪, 美, 丑, 真, 假,对,和错 等等。 可是,这好与坏, 善与恶, 正与邪, 美与丑, 真与假, 对与错,是凭人们的感觉来确定的。而人们的感觉随各自的个性,人生哲学, 所处的时间和场合的不同而不同。举个例子来说,有两个人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有分歧,争论不下,甲方就骂乙方:“你的脑袋有问题”,乙方马上反唇相叽:“我好好的,你的神经才有问题呢”。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这个例子说明,对和错有时候很难分得清。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这个“度”,就是大多数人的共识。

本文作者用的标准,即“度”,就是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观念和社会上普遍流行的看法。有言道: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本文作者是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给人把脉的。假如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与大多数人的思维和行为不同,那他就被定义为心理不正常,或者说有心理疾病。可是,作者必须再次强调, 本书不是一本医药书藉,本文下节描述的心理疾病与医学心理学上说的是不同的范畴。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