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帝造人的创意

1. 属灵性。上帝为人类吹进了他自己的灵气,使人类具有灵气,但是他没有给地 球上的其他所有生物提供灵气,以此将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

2. 特权性。上帝要亚当,人类的第一个祖先, 为他管理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3. 软弱性。 上帝是用泥土造人, 而不是用岩石或者钢铁造人。所以,要是人没有灵气的话,就是一堆烂泥巴, 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4. 同情性。上帝看到亚当一个人很孤独,就为他造了一个女子来与他一起生活。

5. 关联性。上帝从亚当的身上取下一根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夏娃。 所以,女人是男人的一部分,是男人的骨中骨,肉中肉,男人和女人是骨肉相连的。

6. 无知性。 在没有偷吃善恶智慧树上的果子前, 亚当和夏娃还不知道什么是善和恶。

7. 易骗性。 撒旦派蛇来欺骗夏娃,夏娃不知真相,轻信蛇的谗言, 从而上当受骗。

8. 好奇性。上帝在院子中种了两棵树,说只能吃其中的一棵上的果子,这引起了夏娃的好奇心,加上在蛇的引诱下, 从而偷吃禁果,从此走上罪恶的道路。

9. 责任性。 为了使人类有效的赎罪, 上帝让亚当和夏娃承担一切劳务责任。从此,人类就必须负起耕地种粮, 养畜护林的重任。

10. 公正性。因为是夏娃偷吃禁果在先,上帝让她为自己的过失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让她单独承担十月怀胎的责任和苦痛,而且在其生命的一个特定阶段,还要每个月自动的流一次血。

11. 羞耻性。 在偷吃禁果后,亚当和夏娃已经具有智慧,因此当看到自己赤身裸体后,觉得很害羞。

12. 伪装性。 因为觉得自己赤身裸体不雅观,所以,就用东西把自己伪装起来。

以上所列的是上帝所造的第一代人,也可称为真正的原创人所具有的本性。从那以后,亚当和夏娃开始生儿育女,从此人类代代相传。 不过,他们的子孙因为与上帝的代沟拉开,所以,在他们身上就慢慢地失去了上帝的‘神性’,从而走上堕落之路。所以,要进一步了解人性,我们必须深入了解人类的堕落过程。



4。人类的堕落过程

亚当和夏娃生了两个儿子该隐和亚伯。下面是他们的两个儿子所展示的本性。

a. 职责性。 该隐种田,亚伯放牧,各司其职;他们俩各向上帝敬献礼物,以表示感谢和敬畏万能的上帝。这一本性也可叫做责任性

b. 被选择性。 上帝表示了他的喜好和不喜好,也就是说,上帝表示了他是有选择性的。这一本性与进化论中‘适应性’同义。

c. 妒忌性。 兄弟之间为争宠爱而妒忌。这一本性相当于进化论中的‘竞争性’。

d. 利己性。为了自己的利益,该隐杀了亚伯。

在以上列出的四条中,前三条是该隐和亚伯共有的本性,最后一条是该隐本人的本性。当然, 他的后裔主要受他的影响,也具有这种本性,所以,人类开始相互残杀,互相复仇,从此为了自身的利益争战不断, 在罪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上帝看到此种情景非常痛心,决定采取措施把人类从罪恶中拯救出来。因而,我们有必要了解上帝恢复人性的计划。



5。上帝恢复人性的计划

1. 怜悯性。 首先上帝饶恕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杀人犯该隐的死罪。

2. 管教性。 上帝明确显示他要管教众人不许相互报复。

3. 赏罚性。 上帝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用严厉惩罚的手段来教训他的选民,与此同时, 他又用启示的方法让挪亚一家造出方舟,从而利用方舟逃脱惩罚。这是因为上帝认为挪亚是义人。

4. 沟通性。 上帝派他的天使与人类沟通以达成共识。

5. 引导性。 上帝让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的罪恶之地。

6. 律法性。上帝为他的选民以色列人列出了十诫。

7. 样板性。上帝看到人类继续生活在罪恶之中,就给人类送来了他的爱子,也就是主耶酥, 以帮助人类脱离罪恶。为人类的正义事业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8. 无私性。尽管主耶稣尽心尽力为人类清除罪恶,但是人类仍然执迷不误,因而,上帝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无私地献上他的爱子,让主耶稣带着全人类的罪恶走上十字架。

9. 功名性。 上帝让主耶稣死而复活,并升上天堂,让他成为王中之王, 被历代世人敬拜, 依此向世人显明,好有好报,恶有恶报, 建大功立大业者必将得到应有的荣耀和地位,并受世人敬重。

以上所列出的“上帝的神性 “上帝的创意”,“人类的堕落”,“上帝的救赎”可以被归纳起来总称为“原创的人性”。由于现代人类与人类始祖和上帝之间的距离不同的关系,我们有必要来分析一下“原创人性”与“现代人性”之间的亲密程度,也就是这些原创人性在现代人性中的排列位次。



6。从原创人性看现代人性


要弄清楚原创人性与现代人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现代人(以下简称人)和上帝及人类始祖之间的关系。不管是从遗传学还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关系近的总是比关系远的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依此逻辑,我们把原创人性与人性之关系加以分类。第一,上帝是神,而人是人,不是神, 在这一点上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神性在人性位次上属于第四档次。 第二, 人类的第一始祖亚当是泥土和上帝的灵气的合成物,夏娃是亚当的一根肋骨,所以,他们俩实际上是人与上帝之间的过渡性代表,他们作为人,但是与人的关系最远, 因而,它们的本性在人性中占第三位次。第三,该隐和亚伯是亚当和夏娃的孩子, 他们俩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他们俩共有的个性与人的本性关系较近, 所以,他们俩共有的本性在人性中属于第二位。 该隐和他的后裔的本性与人的本性关系最近,因而,该隐及其后裔的本性与人之本性关系属于第一位次。为了清楚起见,我们把这些关系,位次,和本性列于表七。

正如上面已经提及的那样,表七中的‘被选择性’可以与进化论中‘适应性’相提并论,而‘妒忌’也可等同于‘竞争’, 不过,这种竞争似乎有点儿恶性竞争的味道,也就是说,有点儿狠毒怨恨的性质。大家也许已经看到,即使从创造论的角度看,人类本性的第一位次也是利己的,而且这种利己性比进化论中的利己性更加带有负面意义, 它几乎包含了人类本性中大多数负面因子, 包括凶残,狠毒,自私自利,等等,是人类罪恶的根源。

表七:原创人性与现代人性之关系位次。

原创人性

表现于

与现代人性

之关系位次

本性特征

上帝的神性和救赎

上帝

第四

次序, 顺从,互容, 好生,关爱宽容,正义,权威,怜悯,管教,赏罚,沟通,引导,律法, 样板,无私,功名

上帝的创意

亚当和夏娃

第三

属灵,特权,软弱,同情,关联

无知, 易骗,好奇, 责任,公正

羞耻,伪装

人类的堕落(一)

该隐和亚伯

第二

职责(责任),被选择(适应),妒嫉 (竞争)

人类的堕落 (二)

该隐及后裔

第一

利己



7。 小结


在这一章中,我们主要从神学,心理学,社会学,和遗传学的角度对人类本性作了一些分析。为了简单起见, 我们把这些分析的结果归纳总结于表八。

表八:从创造论看人类之本性。

本性位次

本性特征

第一

利己

第二

适应,责任,竞争

第三

属灵,特权,软弱,同情,关联,无知, 易骗,好奇,公正,羞耻,伪装

第四

次序, 顺从,互容, 好生,关爱,宽容,正义,

权威,怜悯,管教,赏罚,沟通,引导,律法, 样板,无私,功名

从表八中很容易看出,即使人是由上帝创造的, 在人的原始本性中仍然有负面的因子。当然,这些负面的因子有些是人类堕落的结果,例如,利己和伪装;而有些是上帝的创意, 如软弱,无知,和易骗。但是,表八也清楚的表明原创人性中的正面因子远远大于负面因子。因而,具有“属灵”人性的“原创人”,他们身上所展示出的同情心,公正心,关爱心, 无私心,和宽容心使他们在社会上受到人们的敬重,成为人们的样板,从而使他们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权威,在他们功成名就后,他们就可以冠冕堂皇地享受特权了。

所以,在作者看来,人的灵魂是来自于上帝的灵气。因为人是地球上的最高统治者, 而上帝是宇宙的统治者,所以,人与上帝的关系越近,人的权力就越大, 所拥有的财富就越多。比尔.盖茨说他的财富都是来自于上帝, 他只是为上帝管理这些财富,因而,他把这些财富都无私地奉献出来,为人类的美好未来做出杰出贡献。 我对比尔的这种高尚人品深感敬佩,在此向比尔.盖茨表示我个人的崇高敬意。

在我们已经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讨论了人之本性后,我将在下一章中向各位谈一谈本人对人性的看法。



第五章

人性之我见


在前面几章中,我们从各个方面分析了人之本性。但是,它们的每一章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人性的,所以,在此, 我将它们归纳比较,以便从中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而,依据这些观点来表述我对人性之看法。



1。 不同视角中的人性


在第二章中,我们对人体的物质组成, 从化学和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性;在第三章中,我们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本性,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讨论人性;在第四章中,我们对人类的始祖的本性,从创造论的角度来分析人性。为了方便起见,现在我把它们各自视角中的人性按照它们原来的位次排列,总结归纳于表九。

表九:不同视角中的人性及其位次排列。

人性位次

人体的物质组成

(化学, 物理学)

生物进化论

(生物学,遗传学)

上帝创造论

(神学,心理学)

第一

利己

利己

利己

第二

中性的,无善无恶

竞争,责任,适应

责任,适应, 竞争

第三

多形,软弱,堕落,升华

理智,恻隐,向上,利他, 狠毒, 自由散漫

属灵,特权,软弱,同情,关联,无知, 易骗,好奇,公正,羞耻,伪装

第四

(各自个性差异)

(各自个性差异)

忠实,正直,包容,

利他,勤劳,顺从,爱美,自残,计划,固执,愚笨,精明,乖巧,自怜,爽朗, 忍耐,圆滑,伪装,无耻,欺骗,懒惰,残暴,贪婪,阴险,功利, 好色。

(神性)

次序, 顺从,互容, 好生,关爱,宽容,正义,权威,怜悯,管教,赏罚,沟通,引导,律法, 样板,无私,功名

从上表可以很容易看出,不管从哪一个角度看,人性的第一位次是利己的,是负面的。 在人性的第二位次上,人类的本能似乎是尽心尽责地适应环境并积极地参与竞争,在这一点上,三个不同视角也给于十分相似的结论。人类的第二本性几乎是中性的, 在伦理道德学上是无善无恶。在第三层次上,3 个视角的看法也较相近,它们明确地显示出人性的软弱性,多形性,动态性, 和理性。 因此,这个层次是人类分化出阶级的主要因素。总的来说,人类的第三本性包含的正面的因素比包含的负面因素多。这是一个积极的讯号,这一层次的正面效应可以用来消除原始(第一)人性中的负面因素,从而,保证人类可以继续走向理智和成熟的阶段 这也是自然界保持生态平衡的必要条件。 在人性的最高层次,即第四层次,人性的表现是因人而异,千差万别,每个人可以展示其个人的特性, 因而,这一层次的本性也可称为个人特性。但是,读者是否注意到,在这一层次上,以社会伦理道德学的标准,用生物进化论的眼光与用创造论的眼光来看人类个性似乎有些差异。从生物进化论的视角看,人性中有善有恶, 也有不善不恶,即正面的,负面的,和中性的因子。而从创造论的角度看,人类个性中主要是善的,或者说正面的因子。这是因为进化论认为人之个性是从生物而来的,自然界的生物本性复杂多样, 所以,人之个性也必然如此复杂多样;创造论则认为人的个性是从唯一的一位上帝身上获得的,而这位上帝是满怀爱心,大慈大悲的神, 所以,神造的人之本性在最高位次上必须是正面的,带有神的形象的个性。

那么,人到底是从动物进化来的呢, 还是由上帝创造的呢? 作者的观点是,可说两者都是,也可说两者都不是, 换句话说,就是两者的混合物。要说明清楚这一点, 我们必须从历史和社会现实来看人性。



2。从历史和社会演变看人性


作者经过认真的分析和研究,认为人类的始祖可能来自两个方面, 一个是上帝造的人,即‘神造人’, 也可叫做‘泥人’;另一个是动物中与人类关系最亲近的一个种系,即‘自然人’, 也可称为‘兽人’。这两种人在远古的某一个时期发生‘联姻’。 联姻的结果是产下了杂交第一代。现代人都是从这一杂交种分化演变而来。也就是说,现代人是‘泥人’和‘兽人’的杂交的后裔,再经过长期的自交,回交,和杂交, 通过一系列的分化,重组,演变而成的复杂群体。下面是作者的论据。

1 上帝为何只选挪亚(Noah)一家?在圣经[创世纪] 第六章中,有如下纪录:“---上帝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们美貌,就随意挑选,娶来为妻。---后来上帝的儿子们和人的女子们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 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的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邪恶, 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因而心中忧伤。耶和华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除灭,因为我造他们后悔了。唯有挪亚在耶和华眼前蒙恩。” 于是, 上帝就告许挪亚他要用洪水毁灭地上一切动物,所以,他要挪亚造一艘方舟, 带上他的家人和选中的畜类和飞鸟,一起进入方舟,以免被洪水所灭。在这里, 圣经的作者用了‘上帝的儿子’和‘人的女子们’这两个有等级性的词, 来描述他们交合生子。‘上帝的儿子们’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神造人’,‘人的女子们’可以理解为‘自然人’,他们属于两个不同的种系。这似乎是大逆不道的事。可是圣经的作者可能出于顾及耶和华和人类祖宗的面子(因为地上的一切都是耶和华所造), 没有直接说出这种乱伦之事。不过,圣经作者用了一句非常简练,但是却非常符合现代科学知识的话来说明这种行为的结果,“结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 为什么本著作者认为圣经作者的话很有科学道理呢?这是因为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亲本双方属于两个不同种系,所以,其亲缘关系相差很远,其杂交产生后代的几率虽然很低,但是一旦交合成功,其杂种第一代的优势却是非常明显。圣经作者用上面简单的一句话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在耶和华看来,这种行为彻底地违背了他造物于地上的初衷,他要求各物种之间保持生殖上的隔离,要不然,他也用不着从亚当的身上取下一根肋骨作为人的妻子。所以,这种行为极大地触怒了耶和华,他决定毁掉他在地上所造的一切动物。不过,想起他花了这么多心血造成的一切,统统毁了是多么的痛心,而且,毁了以后还得再造,因而,他采取了纯化物种的办法,选择了挪亚一家和一些有代表性的动物作为幸存者,来继续他的造化历程。

那么,上帝为什么选择挪亚一家呢?圣经的作者只用了两句简单的话说明这一点。第一句话是在[创世纪]第六章,英文的原文是:“But Noah found grace in the eyes of the Lord.” 中文的翻译是:“唯有挪亚在耶和华面前蒙恩。” 第二句是在第七章,英文的原文是:“for thee have I seen righteous before me in this generation.” 中文的意思是:“因为在这世代中,我见你在我面前是正义的。” 这里,我们把英文‘grace’译成 ‘蒙恩’似乎相当确切, 不过,grace 的意思还有很多,其主要的意思是:优美,雅致,风度,魅力,体面,情理,宽厚,仁慈等。这些单词是用来描述一个人的人品的,都是褒义词。所以,挪亚蒙恩是因为在上帝的眼中他是非常出色的, 也就是说是出类拔萃的。挪亚很可能继承了双亲中最优秀的基因,而且这些优秀基因彻底地在他身上表现出来。因而,挪亚的被选是合乎道理的。

2 为什么人类的肤色多种多样? 虽然肤色与人性没有多少关系,但是我们要想知道人是从哪里来的,对人的肤色进行一些分析和研究也许会有帮助。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使用的科学证据大都是依据考古学发掘出来的人类的头颅骨的形状和大小来推测的, 而从这些证据上根本无法知道古人的肤色。还有,要是人类真的从类人猿进化而来,那这种类人猿的肤色应该是人类的肤色, 尤其是眼睛的颜色,应该是清一色的。 但是,事实上,我们今天的人类的肤色和眼睛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 其两极是黑和白,但是更多的是处于黑白之间的,相差不明显的中间形态。在自然界,人的肤色,尤其是眼睛的颜色,是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 比如说,中国人到欧洲定居,只要他们不与外族人交合而生儿女,那么他们的后裔的肤色永远是黄色种人。所以,作者认为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很难解释人类肤色的多样性。

尽管圣经[创世纪] 上也没有提及人类始祖的肤色和眼睛的颜色,不过,作者发现圣经作者好像暗示了这一点。 [创世纪]第六章中,有这样一句话:“And Noah begat three sons, Shem, Ham, Ja’pheth. 由香港圣经公会印发的[新旧约全书] Bible in Chinese Union Version, “Shangdi” Edition)的中文翻译是:“挪亚生了三个儿子,就是闪,含,和雅弗。” 不知是不是上帝的灵意的启示的缘故,还是碰巧, 中文的翻译工作者把这层意思翻译得很有创意并且具有科学道理。为什么呢? 因为中文的‘闪’有‘闪耀’, ‘闪烁’,‘闪亮’,“显现”的意思,在遗传学上称为“显性 Dominant)”; ‘含’字有‘包含’,‘隐含’,‘含蓄’, ‘隐现’的意思,在遗传学上叫做“隐性(Recessive 而‘雅弗’不具有这两种意思,也就是说是中性的,在遗传学上属于“杂会的(Heterozygous)。这与遗传学上杂交第二代的分离现象很类似。在这里,作者的想法是,挪亚的三个儿子具有三种不同的肤色,一是白色,一是黑色,另一个是不黑不白的处于两者之间的肤色。根据遗传学法则,挪亚的父母双亲中可能有一位是白的,另一位是黑的, 挪亚是杂交第一代,他的肤色应该是处于两人中间,他的三个儿子是第二代,处于分离状态,一个获得白色基因,另一个获得黑色基因,还有一个获得混合基因。这与现代黑白黄三种人的情况很相似。圣经在继续论及挪亚后裔的地理分布时,似乎也与现代这三种人群的分布相吻合。而且,圣经的作者进一步指明, 在挪亚的三个儿子中,上帝特别喜爱闪,所以他选中了闪的后裔,特别赐福于他们。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根据作者本人的理解,‘闪’字是从‘Shem’音译而来, 用的是‘Shan’的拼音。 大家需知道,这‘Shan’有37个同音异义字。再者,‘Shem’也可译成‘She’或者‘Shen’的拼音。‘She’有24个同音异义字,‘Shen’有32个同音异义字。同样的道理,‘含’字是从‘Ham’音译而来, 用的是‘Han’的拼音。在‘含’的中文拼音中有30个同音异义字。还有,为什么不可以把‘Ham’音译成‘Ha’的汉文拼音。在这么多可以选择的排列组合中,中文翻译工作者偏偏选中了一组与遗传学相对应的组合,用巧合来解释似乎很难被人接受,因为这种巧合的几率实在太低。所以,作者认为圣经译者一定是在上帝的圣灵的感化下不自觉地选择了这一字组。

3 为什么朝代会不断更替。不管在哪一个地方,世界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朝代更换史。长的几百年 短的几十年, 统治权总是从一个家族变化到另一个家族。在这一点上,光从生物进化论上很难理解。原因是,要是人只是从一个动物种系进化来的,而且是在生化进化的最高级地位,能取得统治权的,一定是优秀中的精英。 在他获得统治权后,他所拥有的可利用资源一定比没有统治权的人多得多,为什么他不能利用这些资源,使他的后裔一代胜过一代? 难道人类在获得统治权后,就意味着必定退化, 而不是进化?要是这样的话,进化论本身就难圆其说。 但是,要是从人是‘灵人合一’的产物这一观念出发, 来理解这种现象就比较合理了。其道理是,每过一段时间,上帝就会在人类的每一个宗族中挑选一个具有正义观的人来代他管理这个宗族。遗憾的是,人类的本性是自私和堕落,没有上帝的特别关照,他们就会失去灵性,从而与上帝的关系越来越远, 最终被上帝遗弃,另择新人。

4 为什么人类具有灵性? 人都有意识,也就是‘灵性’,这是公认的事, 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可是,这灵性从何而来?既然动物没有这种灵性,人类怎能从动物进化而来而获得这种灵性? 有的人认为, 人类的智慧和意识是从劳动实践中获得的,可是,在现代社会,凡是真正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一般都具有较低的智商(灵性), 而一些不劳而获的人,都具有比较高的智商,如何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还有,人为什么会有‘生物光’? 也就是人们头上的一个光环。 这种光环大小因人而异,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从进化论是无法解释光环现象的。

5 如何解释‘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是一个位于埃及吉萨的著名岩石雕像,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古代遗迹之一,坐落在离大金字塔372米处,形象上是一具有着人头的卧姿狮子,埃及人称之为“撒斯布”或“那赫”。在古希腊,也有一个“狮身人面”的传说。不过,埃及的狮身人面像 的头是男性,而希腊的传说中的狮身人面怪物的头是女性。 也许你会说这只是一种艺术品,跟人类的关系有何贵干?但是, 别忘了,艺术源于生活, 来自于生活。 它也许意味着一种历史的记载。顺便提一下,世界上有些民族拜一些兽类为神, 而另一些民族拜上帝为神,这是否也是与他们的始祖有关。

6 一天中太阳和地球的距离相差多远?记得小时候听祖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大圣人孔夫子周游列国,传圣讲道,有一天来到一个地方,见两个小孩子在争吵,就上前闻讯争吵的原由。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的时候离我们近,而他却说中午的时候近,您是大圣人,您说是什么时候近?” 大圣人问道:“你的理由呢?”。那个小孩立即回答道:“因为在早晨的时候,太阳看起来特别的大,东西只有在靠得越近的情况下看起来越大,对不对?”。 另一个小孩立即反驳道:“那为什么太阳在中午时看起来特别的亮,而且感觉到特别的热, 光热只有在靠得越近的情况下看起来越亮和感觉上越热,对不对?” 孔夫子听了以后,觉得双方都有道理,而且他自己确实不知道哪一方说的对,因而,他就对他们说,“好了,太阳离我们太远了,别为这种事争吵了, 让我们把眼前的事弄清楚就好了。” 那两个小孩子不服气地说:“那您知道您的眉毛有几根?”

这个故事虽然有点儿笑话的味道, 但是它却说明了两个明显的道理。一是说明孔夫子只懂得社会伦理学,一点儿也不懂得科学;二是说明对于同一样东西,观点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合理的方式来解释。

我在这里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在关于人类的起源这个问题上,进化论和创造论也许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论同一个事件,而且都是合理的。不过,创造论说的是设计的过程,而进化论说的是实施的过程。换句话说,上帝是设计师,他设计了一个模型,他让大自然来建造和完成 这个模型。进化论看到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些细节。 所以,他们的论点都是对的。

说了这么多,要是读者不能接受我的观点,那么各位请便,请从进化论或者创造论中选一项。不过,作者必须把话说在前头,要是你相信进化论,即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那么你就得承认你的祖先曾经是“兽人”。 而相信创造论的人也得承认你的祖先曾经是“带有神灵的泥人”。同意我的观点的人, 那么得承认人类的祖先是两者的复合物,即“有神灵的高级动物”。

在下一节中, 我将简述人性的社会现实意义。




3。 人性的社会现实意义


以上 我们所讨论的,都是抽象意义上的人性。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人性在社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意义。 为了清楚起见,让我们把表九简化成表十,也就是把表九中的3种不同视角中的人性归纳合并成一种具有共同性的人性。

表十:人性位次及其特征之总结。

人性位次

人性特征

第一

利己

第二

竞争,责任,适应

第三

多形,软弱,堕落,升华,恻隐,向上,利他, 狠毒, 自由散漫,属灵,特权,同情,关联,无知, 易骗,好奇,公正,羞耻,伪装

第四

(各自个性差异)

忠实,正直,包容,利他,勤劳,顺从,爱美,自残,计划,固执,愚笨,精明,乖巧,自怜,爽朗, 忍耐,圆滑,伪装,无耻,欺骗,懒惰,残暴,贪婪,阴险,功利, 好色。

(神性)

次序, 顺从,互容, 好生,关爱,宽容,正义,权威,怜悯,管教,赏罚,沟通,引导,律法, 样板,无私,功名

让我们把表十看成是一个具有四个层次的礼品盒, 人性的四个位次相当于礼品盒的四个层次。人性的第一位次是礼品盒的核心, 是藏在礼品盒内的真正的礼品。

因为人性的第一位次是为了本身的生存而具有的本能,所以,衣,食,住,行,自身安全防卫等一系列生活必需品在其生命活动中占第一重要位置。 要是因为缺乏其中的任何一种必需品使其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他一定会倾其全能去获得这种物质以保全生命。所以,当社会上闹饥荒的时候,人民处于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人们就会做出有失理智的事来,从而引发社会根基的动荡不安。因而,在这一层次,应该没有任何歧视性的规范剥夺人们的基本生存权。

不过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人们能生活在温饱条件下,他们通常都不会显露出他们的原始本性的,所以,人们的第一本性在一般情况下是看不到的。

人性的第二位次是竞争,适应,和责任。在礼品盒中,它属于第二层次,是这个大礼品盒中的一个较小的盒子, 是藏礼品的地方。这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主要是指人生的青年期和中年期。在这一期间,人们开始与同类竞争配偶,并要学会脱离父母亲的照顾,组成自己的家庭,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更要尽起自己的责任,生儿育女, 传宗接代。 这一层次的人性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 也就是说,不管你是谁,不管你生活在那里,只要你的生理正常,你的人性本能一定会要求你如此做。 要是因为某种原因,某人没有能生育,那就证明他的人性的第二位次有缺陷,到他死亡的时候,他的生命就真正地结束了。那些生儿育女的人,到他们死亡的时候,他们的生命在他们的子女身上继续,从而保证生命的连续性。

人性的第三位次是复杂多变的, 是人类出现阶级分化的主要层次, 是礼品盒的外壳。在这一层次,人们通过读书,交友, 选择宗教信仰,参加政治团体,等一系列个人努力来争取自己最大的权利。人性的这一层次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非常密切。 这些外界环境条件包括但不限于,1. 家庭背景,2. 教学程度,3. 社交圈子 4, 宗教信仰,5. 政治团体。 人们在这一层次主要凭自己的责任和理智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当然,他的家庭背景是不能选择的, 而他的家庭背景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到他的社交圈子,教学程度,以及宗教和政治信仰等一系列因素。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层次,一不小心就会对终身事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这一层次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位次,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计划和打算,以便从容面对人生, 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人生之路。 不可否定, 人群中有些人没有机会到达第三层次,他们生来就没有受教学的机会,社交圈子很小和很固定, 没有宗教信仰,不参与政治团体, 他们在世上的任务就是自身的生存和繁育后代。 这种现象现在在非洲一些地方依然存在。

人性的第四位次是人们的个性特征, 这是人性的最高层次。在这一层次,人性没有普遍意义,也就是说,各人有个人的本性,这种本性包括:兴趣,爱好,仪表,修养,志向,才能,脾气,性格, 等等。这一层次也可以看作是人们的业余爱好。这一层次最为复杂多变,差异也最大,可是,它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不是很大, 尤其对物质的富有与贫乏关系不是很明显。这是因为人们的性格基本上是生来就固定的,比如说,有的人生来就忠厚老实,而有的人生来就精明圆滑。再者, 人们的业余爱好主要取决于时间,而不是物质条件。例如,一般老百姓有的是时间,所以,他们可以整天的打牌和聊天。

人性的第四位次相当于礼品盒的最外层包装。这一层次的包装与礼品的真正价值关系不大,只是为了好看。因而,它对于整个礼品盒来说并不是很重要,而且,一旦包装受到损坏,也可以把原包装纸除掉,重新用新的包装纸包好。 所以,人性的第四位次与人们的生存关系不是很大,没有它们,人们照样可以活下去。 这正如人的个性一样,不管你是正直也好,圆滑也好, 对你的生存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人性的社会现实意义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的最基本生存本能,是为了自身的生存,是利己的, 也可以说是自私的,是‘恶’的。换句话说,就是当人们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生的道路,在那种情况下,没有理智可言,没有道德可讲。古罗马的决斗场, 历代的农民起义,都是铁的事实。第二层次是为了确保生命的延续,生儿育女,尽心尽责,这一层次包含人的本能和责任。 在这一层次, 没有所谓的‘善’,也无所谓‘恶’,是不善不恶。人性的第三层次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包含责任和理智,这一层次是善多恶少, 但是到底是善是恶,主要处决于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这是人群出现阶级分化的主要层次。 第四层次是人们个性的表露,只与人们的兴趣爱好有关,与生存没有多大关系, 它包含理智和灵性。 这一层次是善恶混淆,但是,凡是‘属灵’的生命都是有善无恶。



4。 小结


为了清楚简便起见,现在我把我对人性的分析和个人看法, 从人性位次,主要功能,人性特征,和伦理道德学上的善恶之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总结于表十一。

表十一:人性位次,主要功能,特征,与善恶之关系。

人性位次

主要功能

人性特征

善恶之分

第一

自身的生存

最基本本能

自私的,恶的

第二

生命的继续

本能和责任

无善无恶

第三

生存和发展

责任和理智

善多恶少,主要受环境影响

第四

兴趣和爱好

理智和灵性

善恶混淆

从表十一很容易看出,人性是一个立体模型, 它有四个层面,每个层面的功能和特征都不一样, 它的善恶在每一个层面也不一样, 所以,我们在看待人性时不可能一刀切,笼统地把人性分为善或者恶,也不可以把人性定为无善无恶或者善恶混淆。 其实,不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儒家的‘无善无恶论’, 还是杨雄的‘善恶混论’,他们都是从一个层面来看待人性, 而没有从整体来看待错综复杂的人性。 他们除了从单一层面看人性外,还忽略了一大一小两个因素对人性的影响,也就是没有注意到人性善恶的可变性。 对人性善恶起决定作用的大因素是社会环境条件,其小因素是遗传基因。 对于某一个特定的人来说,其大因素是可变的,比如说,为了工作和生存,他经常换地方; 而小因素是不变的,不管他走到那里,他的基因总是在他身上。

我们也可以把人性的位次看成是一个有四个层次的礼品盒。人性的第一位次是核心,第四位次是最外层包装。我们平时在大街上看到的通常都是人性的第四层次。 绝大多数人都行为正当,遵纪守法,彬彬有礼, 各行其道,各得其所。只有在他们的个人利益和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他们才会显示出他们的第一本性。 比如说,当某人被抢窃,或者受到别人的人身攻击时,受害人一定会情不自禁的进行自身防卫,他所采取的行动可能会奋起与之搏斗,或叫喊等。这就会引起混乱。 所以,作者的忠告是:千万不要主动攻击别人,因为人人都有自卫的本能, 你的攻击必然招致反击。

显而易见,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是看不到人的第一本性的。人的第二本性是生儿育女,虽然可以看得见, 但是, 这一本性一直被认为是人的天职,因而也被人们所忽略。 人的第三本性主要体现在一个人的教学程度,社会地位,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上面。但是,除非这个人是你的熟人, 或者是被公众认识的知名人士,要不然,在大街上,你不可能知道他的真正身份。 所以,第三本性只有在特定场合才能体现。这些特定场合可以是社交场合,办公室,学校,等等可以显示人们身份的地方。一般通过相互介绍,或者通过第三者介绍来获得这种信息。 人性的前三位次都被第四位次所掩盖。据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在一个大型商场门口,你遇见四个你不认识的人, 他们都是男性,年纪也都差不多, 都穿着一身名牌服装, 仪态端庄,神态自若,行为得体。 他们给你的第一影响就是他们都是有修养,注重仪表的人。 可是你如何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呢?也许他们中有的人穿的名牌服装是冒牌货, 有的人是不称责的父亲,有的人是不孝的子孙, 等等。是不是一个称责的父亲属于第二本性,你从一个人的外表上是根本看不出来的,只有他的妻子和孩子们最清楚。

现在我把我对人性之看法总结如下。

1. 人性位次。 人性可分为四个层次, 即第一至第四位次。 在人性位次的平面上, 第一位次处于中点, 其他位次依次向外伸张, 第四位次在最外层。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看到的都是人的第四本性,人的第一本性只有在非常特别的境况下才会显露出来。形象地说,我们也可把人性的第一位次看作是人体的内脏器官,第二位次是人体的骨架,第三层次是皮肉,第四层次是穿戴的东西,包括衣服,鞋,帽,眼镜,和装饰品。

2. 人性位次与功能的关系。人性第一位次的功能只是为了自身的生存, 要是人们连自身的基本生存都得不到保障,那还有什么能力去生儿育女,承担起社会的责任?所以,当人们必须捍卫自己的第一本能时,他们就会作出各种各样有违常理的事来,显得很自私。也许您会说,有些人为了整体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比如说,邱少云,黄继光, 王成等英雄人物,还有在二战中的日本‘神风敢死队’,等等。不过,假如您是一位善于思考的人,您会立即明白,那些人正因为放弃了自己的第一本能,因而他们就失去了继续生存的权利。 人性第二位次的功能是生命的继续, 这主要通过繁育后代来完成。人总是要死的,要是人死了以后就没有继承人,人类就此终结,那地球的存在也就意义不大。所以,为了使地球的存在有意义,上帝在创造人的时候,就给人安排了这种本能。人性第三位次的功能是自身的发展,这主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这个位次是区别人性的关键层次,也是显现人生价值的关键部位,这个层次其实是人性的最外面的一层保护层, 世界上有些人一辈子都无法达到这个层次。。 人性第四位次是人性的最高层次,其功能是人们的业余爱好,

3. 人性位次的特征。第一位次是人性的最基本本能,若主动放弃这一本性,则意味着自绝于人类。第二位次是本能和责任,建立家庭,生儿育女, 是‘天职’, 责无旁贷, 如有违这一本性,则天理难容,断子绝孙,是生命在真正意义上的结束。 第三本性是责任和理念,是自身发展的试金石,要是不能正确有效的利用好这一本性, 则必定在社会上处于下等地位。第四本性是理智与灵性,是人们个性的展现, 是人性多样化的致因。

4. 人性位次与善恶的关系。 第一位次是利己的,是自私的,是恶的。 第二位次是中性的, 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 第三位次是善多恶少,受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比较大。第四位次是善恶混淆,但是凡是真正‘属灵’的人,是有善无恶。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将与大家一起来讨论如何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提高我们的人性品位,从而改进我们的人生质量。



2。 人生交响乐

上面我们论述的人生四步曲主要是根据人生年龄段来划分的,大家一定注意到在这四个阶段中,都有一个‘生’字。 生就是生存的意思,所以,它理所当然地贯穿于整个人生全过程。社会是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就是在这个大舞台上演出的一个大型交响乐。尽管每个人的曲调可能很不相同,但是都需要有四个相同的部分来完成这个乐章。 这四个部分是: 乐场指挥,管队,弦队,和锣鼓队;也就是指挥加吹,拉,敲三种不同的表演方法。其实,我们也可把人们一生中的需求对生命的重要性用四个不同的层次来表达。 这四个层次是:生存,生育,立业,享乐。生存指的是衣食住行,也就是温饱问题。这是一个贯穿整个人生的过程,就像是一个乐场的指挥。 一支交响乐没有一个乐场指挥是演奏不下去的。所以,一个好的乐场指挥,必须对整个曲子的主旨和情调以及每个音符的高低间隔了如指掌, 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拉,什么时候必须吹,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敲打。只有这样,在他的正确指挥下,才有可能演奏出一支美妙动听的交响曲。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若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他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因而,要想有一个美满如意的人生,一个人的首要任务就是首先解决温饱问题。在温饱问题得到保障后,才能建立自己的家庭,承担起生儿育女的责任,继而进一步自我发挥,建功立业。为此,我们必须对人生的意义和任务以及其中的每个重要环节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知道在什么时候该首先做什么,什么情况下不该做什么,从而能够分清主次,权衡轻重,避害趋利。所以,生存是人生需求的第一层次。人们的第一需求是贯穿人生全过程的活动,直到一个人断气为此。 这正像一个乐场指挥一样,他必须不停地挥舞指挥棒,直到最后一个音符结束为此。

生育是指结婚成家,生儿育女,抚养孩子。 这是从脱离父母,自己结婚成家开始,一直到离开人世为止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主要表演者是丈夫,妻子,子辈和孙辈。这实际上是人生真正意义上的开始,也是最主要的人生组成部分。这相当于乐队的弦队, 排在舞台的最前面,靠着指挥最近。弦队有四个组成部分, 即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和低音提琴(Bass)。虽然四种提琴不一定要同时拉奏, 即使同时拉奏,它们的音调也各不相同,但是,它们中的任何一种都是不可缺少的, 不管缺少哪一种,对整个乐队而言,都是不完整的。人生也是一样,一个家庭假如夫妻和睦,有子辈,有孙辈,那就是一个完整的家庭。要是一个家庭夫妻离异,或者该有孩子的时候没有孩子,应有孙辈的时候没有孙辈,那这个家庭就是不完整的家庭, 可谓人生的一大缺憾。

找对象,结婚,独立于父母(在社会上通常叫做‘分家’),生孩子,这些都是人生的大事,也可称为人生的里程碑, 在人生的需求上占据第二重要性位次。在这一位次,主要靠的是‘拉’。 比如说,谈对象时手拉着手,结婚后臂挽着臂,有了孩子后又得‘拉扯’孩子们长大。这正像乐队的弦队,不管你使用的是那一种乐器, 都必须用‘拉’的动作。

立业是指一方面为了养家糊口,另一方面为了自身的发展, 争取功名利禄所进行的一系列个人努力奋斗。这是人生需求的第三层次,也是人生出现分化的主要层次。在这一层次,虽然家庭背景起在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起决定因素仍然是个人的因素。个人因素主要是指志向,抱负,和责任心。一个有志向抱负和责任心的人通常会成就一番事业, 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而一个没有志向抱负和责任心的人,往往就不会有所建树,有些人生观不正确的人,甚至会作出有损于社会的事来,从而成为社会的罪人。简言之,人生需求的第三层次直接关系到人生的质量。有关这一点,我会在第七章中重点讨论。

找工作,就职,或者自己创业,开公司,这是养家糊口, 维持生计,争取功名的必经之路。人们通常通过各种‘管道’来达到这一目的。 有的人因为有很好的家庭背景,或者有可以依靠的社会关系,所以,他们的‘管道’就比较大而通达; 有的人既没有有权势的父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社会关系,所以,他们的‘管道’就小。这正像乐团中的管队,有小号,大号, 长音号,单簧,双簧,笛,箫,等等。但是,不管是那一种号,你都得会“吹”。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能不能‘吹好’他的“曲子”对他的人生关系重大。在找工作时,他首先得学会“吹”,在他的个人履历表上‘吹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曲子来。 要是他是一位受人喜爱,表现也较好的人,那么他的熟人也会帮他“吹”,这就是被人推荐。 要是某人能被媒体‘吹捧’一番, 那他肯定会身价百倍。 即使是自己创业办公司, 也要靠做广告来‘吹响’自己的品牌。

管队在乐团的位置一般是排在中间,也就是在弦队和锣鼓队之间。它由十种左右的乐器组成。 由于它们通常可以发出从低沉浑融到激越响亮的不同音符, 所以,管队的主要功能是激发人们的情绪,调节人们的情感。尽管它在整个交响乐的演出过程中没有像指挥和弦队那么重要,但是它对于演出的成功与否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生的第三需求在人生中的位置和功能正像管队在乐团中的位置和功能一样,扮演着中间角色。各个人在人生的交响乐中可以吹出各不相同的音调,有的人低沉,有的人浑融,有的人激越高亢,有的人响亮有力。 这都与他们手上拿的乐器和他们的音乐天赋有关。他们手上的乐器就是他们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他们的音乐天赋就等于他们的才能和志向。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人生道路也各不相同,有家庭背景或者社会关系的人,其‘管道’就大 吹出来的音调就可能响亮一些。 当然,这最主要的还得靠自己,即使你手上拿着大管道乐器,要是你一点儿都不懂的怎么吹,那你一定吹不出什么美妙动听的音乐来的。

人生需求的第四层次是享乐,这也是人生需求的最高层次。凭心而论,人人都想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不过,由于每人对人生价值的真正意义理解不同, 因而,每个人对人生的幸福快乐有不同的追求,有的人注重物质享受,吃喝用非名牌不可;而有的人则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尽力争取功名。这就出现了社会上的不同类群。 这一层次主要跟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关。其实,这一层次只是表面上的东西, 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幸福快乐与否,与他穿的什么衣服,吃的什么食品, 关系不是很大,而主要取决于他内心世界的自我感觉。

人生需求的第四层次相当于交响乐队中的锣鼓队。这里说的锣鼓队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指的是击打乐器,它们一共有十几种以上, 主要是锣,鼓,铃,和三角铁之类的由击打而发出音响的乐器。它们排在乐队的最后面, 表演的机会远不如小提琴来得多,只是偶然地敲打几下。但是,由于它们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靠震动,而且响亮有力,所以,它们产生的效果往往引起心灵的共振,对调节剧场的气氛起到关键的作用。这正像人们的业余爱好。当你因连日的劳累,感觉到心神疲倦时,出去钓钓鱼,打打高尔夫球, 也许会给你的心身恢复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应当明白,钓鱼和打高尔夫球只是用来调节心情的, 它们不是人生的主旋律,所以,正像锣鼓队被安排在乐队的最后面一样,这种业余爱好也是应当被安排在人生的次要位置上, 只能作为生活的一种调节剂, 偶然的去领略一番。

为了简便起见,我现在把人生需求的位次,目的,特征,人生活动,及过程列于表13

13:人生需求的位次, 目的,特征,主要活动及其过程。

需求位次

目的

特征

主要活动

过程

第一

生存

本能

衣食住行,自我防卫, 维持生命

人生全过程

第二

生育

责任

结婚成家,生孩子,抚育孩子

从成家到死

第三

立业

理念

养家糊口,自身发展,争取功利

从上班到退休

第四

享乐

爱好

业余消闲,晚年生活

中晚年时期


第六章

人性与人生之关系

在前面,我们详细地讨论了人之本性, 以及它的功能,特征,和善恶之分。可是,这些概念相当抽象, 涉及的是人的情感和理智的东西。人的情感和理智是人们内心的活动,有点儿看不见,摸不着的味道。那么,人性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有哪些表现呢?这是一个人性与人生之关系的问题。假如我们把人性看成是抽象的概念,那么就把人生看成是物质的东西。在此,我们把人生简单地定义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切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 要弄清楚人性与人生的关系,我们首先必须对人生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 人生四步曲

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 他的一生按年龄来划分有四个明显的阶段,即:青少年时期,青壮年时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按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来分有四个明显的功能,即:生长,生育,生计,和生趣。青少年时期通常是指一个人从生下来到尚未成人的这段时间,即18岁之前的这段时间。青壮年时期则是指从刚开始成熟到自己结婚生子,独立于父母这段时间,一般是指从18岁到30岁这段时期。中年期是指自己成家立业,养家糊口这段时期,通常包括从30岁到60岁这个时段。老年期则是指60岁以后到死亡的这段时期。生长指的是成长发育的过程; 生育当然就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事;生计是指养家糊口,成家立业,争名夺利等行为; 生趣是指业余爱好, 安享晚年等活动。为了清楚起见,现在让我们把人生四步曲总结归纳与表十二。

表十二:人生四步曲。

人生步曲

年龄(岁)

人生阶段

功能

主要人生活动

第一步

1-18

青少年时期

生长

吃,喝,玩,受教育

第二步

18-30

青壮年时期

生育

找对象,结婚成家,

第三步

30-60

中年期

生计

成家立业,养家糊口,争名夺利

第四步

60 以上

老年期

生趣

业余爱好,晚年生活

让我们把表十二看成是一栋楼房, 人生四步曲的位次相当于楼房的四个层次。第一步是楼房的第一楼层, 是根基。因为第一步是为了本身的生长发育,所以,衣,食,住,行,自身安全防卫等一系列生活必需品在其生命活动中占第一重要位置。 要是因为缺乏其中的任何一种必需品使其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他一定会倾其全能去获得这种物质以保全生命。因而,楼房的第一层是一个大型百货商场,里面包含所有的可以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主要是,食品,纺织品,药品,建筑才料,和用于自身防卫的武器, 这一层面的一切都是物质方面的东西。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从生到死,不管在那里,都必须生活在这一层面,没有任何人可以不经过这一层面, 只不过每个人从中获得的东西有多有少。

人生四步曲的第二位次在楼房中属于第二层楼。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层次。这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主要是指人生的青年期和中年期。在这一期间,人们开始与同类竞争配偶,并要学会脱离父母亲的照顾,组成自己的家庭,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更要尽起自己的责任,生儿育女, 传宗接代。 这一层次的人生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 也就是说,不管你是谁,不管你生活在那里,只要你的生理正常,你的人性本能一定会要求你如此做。 要是因为某种原因,某人没有能生育,那就证明他的人生的第二位次有缺陷,到他死亡的时候,他的生命就真正地结束了。那些生儿育女的人,到他们死亡的时候,他们的生命在他们的子女身上继续,从而保证生命的连续性。

当人们在第一层楼获得了生存的必需品后,他们就会到第二层楼去获得第二层次的必需品。所以,第二层楼的货品主要是帮助人们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及如何生养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的东西。当然,第二层楼的主要功能是一个交际场合,比如说,婚姻介绍所,舞厅,俱乐部, 等等。这是因为每个人都必须到第二层楼才能找到一个异性,从而完成交合生子等一系列任务。即使某人到达第二层楼的时候,没有能力购买任何物品,他或者她也必须在第二层楼存在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他/她有权利主动选择自己的配偶,也可能成为被动的被选择者。 所以说,人们本身就是这层楼的一个商品。

人生的第三步曲是复杂多变的, 是人类出现阶级分化的主要阶段。在这一层次,人们通过读书,交友, 选择宗教信仰,参加政治团体,等一系列个人努力来争取自己最大的权利。人生的这一层次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非常密切。 这些外界环境条件包括但不限于,1. 家庭背景,2. 教学程度,3. 社交圈子 4, 宗教信仰,5. 政治团体。 人们在这一层次主要凭自己的责任和理智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当然,他的家庭背景是不能选择的, 而他的家庭背景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到他的社交圈子,教学程度,以及宗教和政治信仰等一系列因素。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层次,一不小心就会对终身事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这一层次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计划和打算,以便从容面对人生, 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人生之路。 不可否定, 人群中有些人没有机会到达第三层次,他们生来就没有受教学的机会,社交圈子很小和很固定, 没有宗教信仰,不参与政治团体, 他们在世上的任务就是自身的生存和繁育后代。 这种现象现在在非洲一些地方依然存在。

人生的第三步曲相当于楼房的第三层楼。这层楼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人生的机遇。所以,这层楼的主要布置是社会各部门的代办机构, 这包括但不限于:1. 学校,2. 医院,3. 政府部门,4. 各企事业单位,5. 政治团体,6. 宗教代表,7. 自营谋生 (包括农民),等一系列与人生受教学和就业紧密相关的内容。当人们从第二层楼走向第三层楼的时候,他们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们知道,第三层楼离地面已经相当高, 因为人体的软弱性,他们担心自身会堕落, 这种堕落可由于自己的不小心造成,也可能因为整个楼房的塌陷而造成。 而堕落的后果是轻则受伤,重则残废甚至死亡。可是他门也清楚,在这个层次,还有升华的机会,因为还有一层楼在上面。

因而,人们带着复杂的心情,怀着好奇心,来到第三层楼,在这里,每人按照自己的责任和理智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部门,从而找到自己的人生位置。 可是,社会是复杂的,有些部门可能会搞些伪装,有些人可能由于自己的无知, 从而上当受骗, 走上歧途。不过,一般来说,社会仍然是公正的,人们大多都有恻隐之心, 要是我们自己有向上心,获得升华的机会是客观存在的。

人生的第四步曲是人生的最高层次。在这一层次,人生没有普遍意义,也就是说,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方式,这包括:兴趣,爱好,仪表,修养,志向,才能,脾气,性格, 等等。这一层次也可以看作是人们的业余爱好。这一层次最为复杂多变,差异也最大,可是,它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不是很大, 尤其对物质的富有与贫乏关系不是很明显。这是因为人们的性格基本上是生来就固定的,比如说,有的人生来就忠厚老实,而有的人生来就精明圆滑。再者, 人们的业余爱好主要取决于时间,而不是物质条件。例如,一般老百姓有的是时间,所以,他们可以整天的打牌和聊天, 城市退休老人也是属于这一类。

人生的第四步曲相当于楼房的第四层楼。这一层楼也是一大型百货商场,不过,它里面的货品不是为了维持生命的生活必需品,而是供人们业余消遣的物品。这些物品主要包括三大类, 一类是娱乐品,另一类是艺术品, 还有一类是高档日用品。娱乐品主要是指化妆品,运动器材,各种影碟片, 和书刊画报之类的东西。艺术品主要包括文物古董,书法国画,雕塑刻绣,艺术照片,等等。 高档日用品应包括各种名牌日用品,汽车,各种大型家用电器,等等。这些物品与人们的生存关系不是很大,没有它们,人们照样可以活下去。 这正如人的个性一样,不管你是正直也好,圆滑也好, 对你的生存影响不大。